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施本允)近年来,市场浙江省嘉兴市对照“放心消费商圈(街区)”创建标准,监管建设以“货真价实、行风行动质量安全、市场服务优质、监管建设纠纷快处、行风行动氛围浓厚”为遵循,市场高质量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放心消费建设,监管建设实现全市“放心消费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行风行动打造了浙江省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阳光餐饮”街区,市场制定了《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食品集聚区示范建设指南》。监管建设
维权维序,行风行动纠纷化解“不出区”
依托服务前台作为消费维权联络站,市场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公开消费维权电话、监管建设调解员信息,行风行动制定消费投诉举报受理流程和纠纷调解制度,设立先行赔付资金池,落实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实现消费维权处理“不出服务区”,保障消费者“购物后悔权”。2023年,嘉兴市高速服务区产生投诉133件,消费投诉问题闭环处置率100%,溢出至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量同比下降38%,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4.13万元,服务区消费者满意度90%以上。
嘉兴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行异地异店“无忧退换”制度,消费者可在就近服务区或在线进行退换货处理,例如所有在嘉兴服务区五芳斋门店购买的商品,凭小票可以在其他服务区的五芳斋门店完成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同步推行服务区内商品“明码标价”“同城同价”,销售的商品价格参照地方大型综合连锁超市内商品价格,消除司乘人员对服务区以往“商品高价”的印象,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同时,指导各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利用放心消费在我“嘉”云社区载体,组建社委会和放心消费协管员团队,充分发挥服务区协管员优势,在放心消费单位宣传、赋码、发牌、后评价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全面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放心消费建设蝶变升级。目前,该市15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商户被认定为“2023年度嘉兴市交通运输领域放心消费示范单位”。
增值增效,宣教引导“安心行”
为打造立体宣传效果,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拓展线下投诉信息公示渠道和应用场景,结合服务区特点创新公示方式,形成“投诉公示-用脚投票-促使改进-投诉减少”良性循环。在商圈经营户内放置放心消费宣传桌牌、放心消费示范承诺及标志标识,打造嘉兴市首个高速服务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宣传,营造放心消费宣传氛围。
打造浙江省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阳光餐饮”街区,规范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食品集聚区建设,展现浙江餐饮特色和本土餐饮文化,沪昆高速嘉兴服务区内60家餐饮单位实现“阳光厨房”摄像头安装率、食安险购买率、众食安激活率和使用率达100%。此外,引入新华文创、南海渔村等多个省内服务区首店,设置专用入口,吸引周边居民直接进入服务区就餐,实现半开放经营,助力营业增收。2023年,嘉兴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车流1932.52万辆(次),接待旅客4776.29万人(次),消费交易1262.72万笔,营业收入3.29亿元。
责任编辑:张林保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4月19日,北京牛卡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管局领取了首张通过京津冀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互认方式办理的营业执照。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办理此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爱美的女生在秋冬季节喜欢穿着防寒的打底裤,连裤丝袜也是一种专业的女性服装形式。2020年下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线上销售的部分品牌打底裤和连裤丝袜开展比较试验,帮助消费者选 ...
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讲究也比其他节日多。比如过去初一到初七都有说法,以传说女娲造物顺序排列,初一是鸡日,次而犬、豕、羊、牛、马,至初七为人日。人日一过,假期结束,都回单位好好做人,节也就过完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为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同行为,预防和减少消费类合同纠纷,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消协对23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了梳理点评,提醒广大学生家长积极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8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市公安局扫黑办协办的“权利滥用的刑法定性”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 ...
本报记者 刘洋琉璃河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地处大石河北岸,是西周时期燕国都城、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城市遗迹,被誉为“北京城之源”。两年前,作为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王晶发掘 ...